为什么中国要慎用刺激政策?答案在这里
原创声明:本文摘编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负责的CF40内部课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立场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经济的增长问题。这是因为,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唯一会影响生活水平的东西。经济潜在增长率是经济体中的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潜力关乎一个国家的发展质素,因此,中国的经济潜在增速也就成为受人关注的重要指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仍像有些观点预测的那样,依然能在较高的水平,那么对于总需求的刺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依然低于现在的实际增速,刺激政策就要慎用。
近期国内知名学者对中国的潜在增速有多种估计,结果却差异很大。
林毅夫教授、张军教授曾根据东亚国家赶超发展的国际经验,立足于中国人均收入相对于美国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的事实展开研究,认为中国经济赶超潜力还很大,他们估计未来中国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8%的经济增长潜力。总的来说,这一类方法重点关注供给侧,着重强调跨国增长的“收敛”共性,认为不同国家在相似的发展阶段上有着相似的增长潜力。
社科院蔡昉教授的研究则表明,从2012至2015,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是在一路下滑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教授的团队认为,中国经济目前也到了1万国际元的收入阶段,经济增速会下一个台阶,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在6%左右。(了解潜在增速相关研究请戳:张斌:中国潜在增速的估计与使用和任若恩: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趋势不是一回事)
由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负责的CF40课题研究表明,跨国“收敛”特征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方面,而“人口”因素则呈现出各经济体自身的运行规律。比如,中国当前的就业参与率(就业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已经接近60%,远高于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韩国在相应发展阶段上的水平(30—35%),甚至高于日本(45%左右);借鉴于这些经济体随后的就业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很难相信中国的就业参与率在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劳动生产率”(即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水平,可用劳均GDP衡量)指标简单直观;“劳动力”所受制约的人口结构和就业参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特定社会经济环境而不易受到其他国内外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两部分:
经济增长率=劳均GDP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
=劳均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就业参与率变化率
课题首先基于历史数据来呈现跨国增长的特征,结果见图1。图1表明,初始相对于美国的人均GDP越低的经济体,其随后40年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倾向于越高;并且,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韩国这4个东亚经济体以及所选择的14个西欧经济体的“收敛”表现较好。
之后,课题组从“劳动生产率(劳均GDP)”和“劳动力”两个角度来分解跨国增长收敛规律,(见图2)。结果发现,发现劳动生产率的跨国“收敛”更为明显。
那么,如何预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课题组采用的公式是:
公式中的参数采用非线性的方法来预测,先用历史数据,得到中国未来“潜在劳动生产率”的运行规律,并据此预测中国未来各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表1:中国2015—2050年劳动生产率(潜在)增长率(%)
而劳动力增长并不像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一样,呈现出“相对收敛”的规律。中国2008年之后与可比东亚经济体在相应发展阶段都不同的是,其在2010年前后进入总抚养负担止降反升的“人口老龄化”阶段。与之相对应,可比东亚经济体的就业参与率在上升,而中国在2008年前后的就业参与率已经远高于这些经济体,未来增长空间极其有限。因此,可比东亚经济体在相应阶段上的劳动力增长并不能提供中国未来劳动力增长的规律性启示。我们需要从中国自身特征出发来预测中国未来各年的劳动力增长。
简单地说,劳动率的增长率更多的是“共性”,而劳动力的增长更多是一国的“个性”。
课题组综合有关理论和数据可得性两个方面,将“劳动力增长率”分拆成两个部分,即“人口增长率”和“就业参与率增长率”,来予以估计。
其中,“人口增长率”的估计过程如下:我们首先根据《联合国人口展望(2015)》中所给出的中国在2015—2050年间的总人口预测值,计算各年的“人口增长率”。
接下来,课题组预测了中国未来各年的就业参与率的增长率。“就业参与率”,或者说“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固然与经济波动所导致的周期性失业相关,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却是适龄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与中国特定文化或制度背景等相关的劳动意愿,而后者通常随时间变化非常缓慢而可以简化地假设不变。
课题组发现,中国人口结构在2010年前后从总抚养负担不断下降的“人口红利”期向总抚养负担不断上升的“人口老龄化”阶段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预示着中国未来总人口中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以及相应越来越低的就业参与率水平。
表2:中国2015—2050年劳动力增长率及其分解
在分别预测劳均GDP增长率以及劳动力增长率的基础上,课题给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2016—2020年间为6.36%左右、2021—2025年间为5.57%左右、2026—2030年间为4.86%左右。总之,中国离“前沿”经济体距离越来越近,“后发赶超”优势断减小,从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断下降;以及中国总人口规模增长趋缓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从而劳动力规模不断减小,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不断下降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必然趋势。
近期文章精选:
CF40季度报告|当前最该做的不是刺激经济,而是打破新动能发展瓶颈